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心中有路

自性如湖水,清澈明了;入定如晴空,万里无云。

 
 
 
 
 

日志

 
 

咖啡馆  

2011-01-02 15:58:15|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咖啡馆 - 咖友 - 心中有路

 

“我不在家就在咖啡馆,我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

 

咖啡馆,俨然就像我的会客室,又时会一人独坐一隅,又时会与朋友...,咖啡则是我永远不变的主角。原先,喝咖啡就是为能让自己独处并寻求一时自我,为能让自己跌宕后寻求一种平静,而现在更多是一种习惯,一种再也不能简单的生活习惯。

咖啡馆 - 咖友 - 心中有路 

咖啡馆 - 咖友 - 心中有路

 

儿时,咖啡概念的是那用一方白纸包裹的长方形的咖啡糖,放入杯子用开水冲泡,喝起来感觉也就是甜甜带苦。第一次真正地接触咖啡是八十年代一个春节的初三,沿着南京路到位于外滩的单位加班,饥肠辘辘而寻觅一路且发现店门紧闭的我,总算看见唯一在早晨时分开门营业的东海咖啡馆,一份乡下浓汤、二分红场面包下肚后顿感暖意,离上班尚有时间,就像邻座的吃客一样要了杯价格为3角、用玻璃杯装的黑咖啡,闲的左右顾盼,发现或有几个人窃窃私语,也有一人独坐看报、或则发呆...,就这样,我发现了一个能让我感觉到很自我的地方。如果说最早喜欢咖啡的原因,更精确的是喜欢喝咖啡时的感受,是一种能让我感觉平静、安逸的感觉,而这种感觉维系到现在是让我养成只在咖啡馆喝咖啡的、也是不喝速溶咖啡的主因。而后在德大咖啡馆发现了用蒸馏法烧的小壶咖啡,味道更为香浓、色泽更为浓郁,杯子则为白色的陶瓷杯,记得那时维持很长一段时间的价格为一杯5角。

在上海,早些时候市中心有一些老咖啡馆,如德大咖啡馆、上海咖啡馆、凯司令、红房子等,不愁没有地方喝上一杯滚烫香浓的咖啡。而在外旅行时,除大城市外其他地方也只能因地制宜了,像一些九十年代“墙内墙外香”的景点,如阳朔、大理、丽江等虽然没有像现在那样咖啡馆鳞次栉比、但还是有几家如大理早先的西藏咖啡馆都能解决问题。记得去湖北神农架旅行,在一小镇发现一家还算像样,还是用蒸馏煮咖啡的咖啡馆,当端上第一杯时,看色泽闻香味就没了感觉,起身在旁亲自指导...,无论如何,大概已有近2个星期在外跋涉,能闻到咖啡香已算是一件幸事。

 

咖啡馆 - 咖友 - 心中有路

 

从国内旅行走向国外旅行,那喝咖啡的问题自然成了随时随地,而且成为旅途中歇息的好地方。在外,会如同国内起早步出住地,寻家咖啡馆坐下...,晚上,又会无所事事地转入沿街的咖啡馆...,以至于像在希腊的圣托里尼岛的服务员,不用我招呼就会端上一杯我想点的咖啡。从喜欢纯品黑咖啡到现在逐步能接受感觉只有奶香没有咖啡味的那铁,从喜欢蒸馏煮的咖啡到现在用机器研制的美式咖啡,从喜欢在温暖的室内到现在也喜欢在寒冷的户外。

 

咖啡馆 - 咖友 - 心中有路

 

咖啡馆 - 咖友 - 心中有路

 

咖啡馆 - 咖友 - 心中有路

 

咖啡馆 - 咖友 - 心中有路

 

咖啡馆 - 咖友 - 心中有路

咖啡馆 - 咖友 - 心中有路

 

咖啡馆 - 咖友 - 心中有路

 

咖啡馆 - 咖友 - 心中有路

 

咖啡馆 - 咖友 - 心中有路

 

咖啡馆 - 咖友 - 心中有路 

喝咖啡,从偶尔、经常、每日一杯,再到一日N杯,在咖啡馆呆的时间也越来越长。记得前些日有份报纸报道,将在场馆和咖啡馆呆的时间越长是老年化的标志。想想也是,必定自己已不再年轻,又何必考虑这么多呢?只要自己喜欢。

 

  评论这张
 
阅读(317)| 评论(11)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